商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,在机器人“店小蜜”的语料库中自定义个性化语言。因此,我们与AI机器人沟通时,看到的语言风格会不太一样。通过饲养员的养成,机器人的语言风格不断接近人类。如今,消费者已经很难辨别与它聊天的是不是真人了。
据阿里巴巴数据显示,今年双11开通“店小蜜”功能的已有30万商家。仅双11一天,“店小蜜”完成超过1亿的对话量,解决了数千万买家的服务请求。双11排名前1000的店铺里70%以上使用店小蜜作为首选客服解决方案,多家店铺纯机器人服务成交过亿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继续推广,预计未来将有超过百万人从事机器人饲养员岗位。
人社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16个新职业,如人工智能训练师、全媒体运营师、健康照护师、网约配送员等。
我们都听说过动物饲养员,禽鸟饲养员,可就是没听说还有机器人饲养员。“机器人饲养员”又名“人工智能训练师”,这是由阿里提出,人社部前不久正式发布的一个新兴职业。
那么,我们可能感到非常疑惑或好奇,机器人并没有生物体征,需要有饲养员么?机器人饲养员都干些啥呢?
其实,通俗一点讲,“机器人饲养员”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对人工智能设备进行不断地迭代调试,以使机器能达到最佳的应用状态。首先,“饲养员”需要对调试人工智能涉及的数据和知识有一定的认知,然后对数据进行“清洗”,得到结构化的核心知识和关键数据,指定数据标注规则,将数据“喂”给人工智能,对其进行“调教”,不断调整参数优化算法,从而让机器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。比如,通过训练AI对情绪的理解,人工智能可以获取人的语音、文字中的敏感信息,根据用户的状态提供个性化、人性化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