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桐来自安徽安庆市太湖县的一个村庄,父亲做些小生意,母亲是工人,但依然无法支撑杭州的高房价,“杭州房价越来越让人可望不可及了”,但他打算留在杭州安家,“现在社会上功利心很重,偏浮躁一些,可能会被带偏,比如房价很高,很多人在抱怨,但抱怨没有用,它并不会降下来,只有把自己的收入提升上来才是王道。”
海桐说,他非常看好人工智能这个职业的发展前景。“只要做好自己手里的事,都会好的。”他笑着说。
近日,一份来自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红头文件,让海桐对未来充满期待,其中,“机器人饲养员”不仅已被纳入杭州市专项能力考核项目,更重要的是,按当前政策,获得高级专项能力认证的“机器人饲养员”将有机会申请公租房及杭州落户加分等多项政策福利
2018年初,阿里巴巴要培养10万“机器人饲养员”的消息在互联网圈传开,该职位不仅有高薪待遇,杭州还给予“落户加分”等福利政策,无数人大大的羡慕了一把。这个从文字意义上很难直观理解的职位,是新零售时代诞生的全新岗位。
不止“机器人饲养员”,随着新零售的不断推进,越来越多的“怪”职业出现,很多岗位甚至开出百万年薪寻求人才,作为新零售转型的第3年,它为社会都带来哪些新动能、新契机?
今年4月初,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课题组发布了《阿里巴巴零售电商平台就业吸纳与带动能力研究(2017年度)》报告,数据显示:2017年阿里巴巴零售生态创造就业机会总量达3681万,超六成受访商家电商岗位人员月均收入超6000元。今年阿里对就业的促进数据已是2015年1500万的两倍有余,而人均收入也有着很大的提高,提量和提质两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。